內存業(yè)界全面點燃NAND Flash更高層堆棧技術戰(zhàn)火。法新社
包括韓、日、美系內存大廠為降低NAND Flash生產成本,提升產品競爭力,近期紛加速更高層堆棧及四階儲存單元(Quadruple Level Cell;QLC)產品開發(fā),其中,三星電子(Samsung Electronics)傳出將于2018年搶先量產96層堆棧3D NAND產品,并計劃擴大64層堆棧3D NAND生產比重,全球內存廠全面點燃NAND Flash更高層堆棧及QLC技術戰(zhàn)火。
韓媒ET News引述業(yè)界消息指出,全球NAND Flash市場龍頭三星2018年計劃提升目前64層3D NAND堆棧層數(shù)達50%以上,將于華城、平澤半導體工廠量產96層堆棧3D NAND,并計劃搶先競爭對手一步,投入128層堆棧3D NAND研發(fā)量產。三星相關人士則表示,5代(96層堆棧)3D NAND將于2018年量產,至于4代(64層堆棧)產品生產比重亦將擴大。
全球NAND Flash第二大廠東芝(Toshiba)于2017年6月與威騰(WD)同時宣布,采用BiCS4技術的96層3D NAND已完成研發(fā),日前東芝半導體事業(yè)出售案終于塵埃落定,業(yè)界人士認為,未來東芝將在NAND Flash領域突飛猛進,三星、東芝誰能搶先通過客戶質量測試并正式量產,將是業(yè)界關注焦點。
美光(Micron)系與英特爾(Intel)合作開發(fā)NAND Flash產品技術,最近傳出96層3D NAND研發(fā)順利。至于SK海力士(SK Hynix)目前在NAND Flash領域排名雖落后,但日前亦決定在2018年努力完成96層3D NAND產品研發(fā),若順利可望于2019年投入量產。
全球內存大廠不斷提升NAND Flash堆棧層數(shù),主要在于降低每單位元容量的生產成本,相較于64層3D NAND,96層3D NAND同一晶粒(die)面積容量可提升40~50%。過去2D平面NAND Flash世代不斷縮減線幅,到了3D世代不再進行平面微縮,而是展開增加堆棧數(shù)的競爭。
事實上,降低單位元容量生產成本的方式,還包括改善數(shù)據(jù)儲存單元結構及控制器技術,目前NAND Flash每一儲存單元可儲存1~3位數(shù)據(jù),過去單階儲存單元(Single-Level Cell;SLC)每儲存單元可儲存1位數(shù)據(jù),后來進化到多階儲存單元(Multi-Level Cell;MLC)可儲存2位數(shù)據(jù),近年來三星生產三階儲存單元(Triple-Level Cell;TLC)NAND Flash,并用于固態(tài)硬盤(SSD)。
未來NAND Flash產品若采用可儲存4位數(shù)據(jù)的QLC技術,可望較TLC技術多儲存約33%的數(shù)據(jù)量,不過,隨著每一儲存單元的儲存數(shù)據(jù)量增加,壽命亦將跟著降低,為改善這方面的缺點,內存業(yè)者計劃透過控制器技術研發(fā)進行改善。
最近美光與英特爾率先采用QLC技術,生產容量高達1Tb、堆棧數(shù)為64層的3D NAND,目前該產品已用于SSD出貨,美光與英特爾皆強調,此為業(yè)界首款高密度QLC NAND Flash。
盡管三星已完成QLC技術研發(fā),但三星經營階層可能基于戰(zhàn)略考慮,若是太快將其商用化,當前產品價格恐將往下調降,加上三星為NAND Flash與SSD市場領先業(yè)者,并沒有急于將QLC商用化的理由。至于東芝則表示,計劃在96層3D NAND產品采用QLC技術。